KYPT-075、学生党建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师范学院  >> 学生党建之窗首页  >> 智慧人生  >> 励志故事 >> 正文
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反思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3

 

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反思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是当代整个中国社会普遍的信仰缺失的一个缩影。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建国初期的闭关锁国到走向世界,中国的经济在逐渐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中国传统的信仰,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抑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都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都受到了冲击。作为在改革开放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即将迈向社会的大学生首当其冲。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和整个社会的信仰危机又有所不同,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中一股全新的空气,这种氛围是好是坏?它又会将未来的中国领向何方?对此,我们免不了要进行一番探讨。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源起

信仰,作为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表达人类对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追求和献身,反映了人类超越有限人生和追求永恒不朽的强烈愿望。信仰,是人们在逆境中坚持的动力源泉。所谓信仰危机,是指人们对于价值目标的放弃,由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消极的人生价值观。在当前中国语境之下更直接的表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真理性的怀疑与放弃。百年来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革,社会从根本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波澜壮阔的文化变革中,大学生在其中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成为文化变革的中坚力量,191954日载入史册的五四运动是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力量的实例。教育也由传统的儒家四书五经的教育转变为和国际接轨的现代科学的教育,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学生中消亡殆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取代了儒家思想成为了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7080年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受外来文化冲击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产生了怀疑,而同时又没有另一种主流信仰能为大学生所广泛接受,所以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信仰的迷茫。

从以上所述历史变迁中可以看出,在短短百年时间里,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风云突变,作为当代大学生,当深刻客观的了解到那段历史后,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对社会宣传的传统信仰的不信任,这是产生大学生信仰迷茫的历史原因。另外,也有很大一部分现实原始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思维困惑的产生:首先,现代的科学技术使大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唯物主义观点,科技至上,往往忽视精神信仰的作用;同时,大学生的1922岁的年龄,正处在青少年和成人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大都渴望拥有自我意识,但同时又由于年龄尚小,阅历不深,缺乏自己的主观判断力,也更加容易受到刺激和鼓动;由于社会生活的好转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提出,在大学以前,家长一般都是以学业为重,不太注重对学生思想信仰的培养,当代学生对父母多较二十年前更加依赖,这也不利于当代大学生信仰意识的形成。最为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与前十年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更方便的生活,更多的是信息的高速传播,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渠道了解到国内或者国外的信息,无论这些信息是真或是假,而三人成虎的现象在这个信息高速流通的年代更加普遍,他们有更宽广的视野,同样,要让他们真正认同一样事物也显得无比艰难。相比较以往的大学生来说,当代大学生更加理性,但是实用功利的使部分大学生的活动与社会的整体发展逐渐脱节,笃信现代科技的信仰使部分大学生忽视信仰并无意追求信仰。更有极少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极端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把父母所挣的钱用与满足自己的高消费,把父母的职位作为自己的挡箭牌。前段时间在社会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李刚事件药家鑫案一时间把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信仰纳入社会关注的话题,让人们不禁要反思一下,在如此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为何会产生如此危机?又是谁该为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现状负责?

.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理性反思

  大学生信仰危机到底是谁之过?这是当我们为上文中两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惋惜的同时,也不禁会提出的问题。而我们要研究大学生信仰问题,不能把大学生鼓励出来,而是必须把大学生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相比较之下,社会的信仰危机比大学生要严重的多,如果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顶多就是信仰迷茫,没有明确的信仰和人生目标;社会的信仰危机则是更为严重的信仰缺失,在物欲横流的冲刷下人们彻底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只会麻木的随波逐流。当今学术界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社会的信仰缺失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历史客观因素,也有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首先,从历史来看,中国自古以来、起码是中国汉族自古以来缺乏坚定、扎实的信仰,在价值观上过分追求世俗利益,信仰的对象物质化与多元化,缺乏稳定的、真正的精神信仰,造成精神信仰的缺失;其次,由中国于社会转型造成的:一方面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高科技的发展,具有农业时代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层信仰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另一方面是自东欧与苏联剧变以后,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仰遭遇严重冲击;此外,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也是造成信仰危机的原因,例如中国传统的和谐观与生态保护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自近代以来,随着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抨击与批判,随着文化大革命对封、资、修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被列入封建范畴遭到唾弃的厄运,由此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断根。虽然当今学术界对社会信仰危机有了较为正确的评价,但把造成社会信仰危机的原因完全照搬来解释大学生信仰危机是不可取的,以解决中国社会信仰危机的方法来试图解决大学生信仰危机反而会引起更大问题。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有其自己的特点,首先,大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阅历和人生经历无法和成年人相比,处事往往易于冲动,但是大学生普遍保留着对未来的憧憬,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上甚至是国家大事上的,这就在普遍的信仰危机的年代保留了仅存的一丝火种,相比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年人,大学生多了一丝学院派的风范,犹如棱角分明的石头,渴望给国家,社会带来一丝改变;其次,当代大学生大多是80后或者90后,由于时代的发展和改变,国家重新发掘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比起他们的父母接受到更多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信仰的种子,虽说在社会的大环境下这颗种子大都没有成长,但比起他们在动乱时代出生的父母所受的教育要优秀太多;第三,当今网络的普及使当代大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到来自中国官方、民间抑或是国外传媒的信息,比起以往只能口口相传或听从主流媒体的观点,虽然信息的泛滥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信仰迷茫,但随着他们的成长,迷茫的信仰会去伪存真,留下的往往是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信仰。

当代社会把大学生的信仰迷茫和整个社会的信仰缺失相等同,对此,笔者并不苟同。笔者认为,当代社会的信仰缺失虽然是造成大学生信仰迷茫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信仰缺失,更不能因为李刚事件药家鑫案而武断的断定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比社会更加严重。李刚事件药家鑫案只是及其严重的社会信仰危机在部分大学生上的畸形反应。中国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传统信仰的断代也是有失偏颇的,由于大学生普遍处在信仰迷茫的时期,在通常的生活中很难看出大学生明确的信仰,但信仰的延续是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体现的,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浩劫后,被严重扭曲的信仰又慢慢回复到正常的状态,由社会上成年人普遍的信仰缺失到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迷茫,我们未尝不可以把之看做是一个好现象。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状况的好转,虽然当代大学生普遍对各种制度有很多不满,但又对国家有越来越多的认同感,越来越多的以一个中国人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例如,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广大80后、90后年轻人显示出来的民族精神就在相当的程度上显示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民族信仰的复苏和延续。虽然这种信仰的复苏看起来很微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又引起了社会的误解。但对经历过百年浩劫,终于在经济文化上渐趋稳定繁荣的中国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我们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根源在于大学生的理想和实际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使大学生不知自己曾经的信仰是否正确,是否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或者说是理想,因而就会产生前文所述的信仰迷茫。这种信仰的迷茫并不应该像当今社会所广泛认为所谓一代不如一代“80后,90后是垮掉的一代。相反,80后、90后大学生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懂得思考,更试图去参与到社会政治当中,更能通过网络等平台在公众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中国百年内任何一届大学生都不具备的条件。这种条件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当大学生结束4年大学生涯迈入社会后,职场生涯可能会打磨掉大学生的锐气和棱角,使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彻底失去信仰,变成如同当今社会大部分人一样的碌碌无为;也可能会洗去大学生的浮躁,使大学生活中迷茫的信仰逐渐清晰,进而成为一个人精神前进的助力,一个民族的脊梁。而引导出入社会的大学生走上这两条道路的一部分是个人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整个社会的氛围和环境。试想一下,当一个学会计的学生走上社会时,上班的第一天就是要学会如何去做假账来减少缴纳的税收;当一个学建筑的学生走上设计岗位试图实现自己的设计抱负时,却发现学校中所学的空间和设计单位的空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大学象牙塔中的梦破灭,只能在尘世的污泥中挣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终将会泯然众人矣。社会不妨给80后、90后大学生一点独立发展的空间,我们不能要求在这个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让大家在短短几年间重拾信仰,但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营造出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这或许就是我们能会当代信仰迷茫的大学生所做的一些是吧,而他们则是我们中华民族重拾信仰的希望所在。

 

版权所有:乐山师范学院

最佳访问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