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宾娅:同生命赛跑 讲台上的铿锵玫瑰
张宾娅和她的学生们
眼前这位人到中年的女教师,面容削瘦,衣着得体,厚厚的镜片不时闪现知识渊博、意志刚毅的光芒。张宾娅老师1962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身患癌症而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
“我爱孩子,爱我的事业”
“小朋友们坐好了!好玩的数学列车开车了!呜——”上课铃响了,张老师走进教室轻柔地说了声。仿佛施了魔法,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安静了下来。
“这节课,我请两位小朋友来当推销员,大家要好好听,帮他们把东西卖完,以免他们回去被经理批评。”
只见张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拿着“人民币”(学具)把“推销员”团团围住。而“推销员”从纸箱中拿出各种标有“制作者—张宾娅”的绒布小狗、飞机模型、手工机器猫、有机玻璃七巧板等。付钱——找零,课堂好活跃!孩子们就在这轻松的气氛中“认识了人民币”。
认识张老师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工作狂”。为了把课上好,她潜心专研,一直冲锋在教研、教改的一线,先后有近20篇教案、论文在区以上发表或获奖。多次参加市、区、学校优质课比赛、教师大奖赛并获奖;多次在市、区、校上公开课、示范课上获好评;参加多项教育科研活动,顺利揭题,并获科研成果奖。她本人入选宜宾市第六批骨干教师,09年评为翠屏区优秀共产党员。
张老师如今依然常年带着3—5个“徒弟”。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刘小彬一提到张宾娅,言语中满是敬佩与感激。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确定到课堂教学的实施、作业布置都是在张老师一一指点之下。很多时候盯他的课堂,近乎于挑剔,但正是这样一次次的打磨,让他现在的教学渐入佳境,在区级以上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此外,经张老师指导的陈华、廖睿等青年教师已成为市、区级骨干教师。
张老师常说:“我爱孩子,爱我的事业。”这是对她对工作、对孩子、对同事充满热情的朴实的解释,也是她崇高人格的写照。
“以平常心对待一切”
2006年9月,学校组织教师体检。张老师被检查出有乳腺肿瘤,医生建议马上手术,因为时间拖得越长,肿瘤就会越大,而且还会癌变。
学校领导马上安排张老师停课休息,准备手术。而张老师首先想到的却是她刚刚带上六年级的毕业班。几年的朝夕相处,回想着这班孩子由一走进校门就哇哇大哭到如今面临人生旅程第一个转折点的成长历程,张老师有太多割舍不了的挂牵与责任啊。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张老师毅然提出:“等到国庆放假再去做手术!因为现在离开讲台,离开学生不合适。”张老师说得斩钉截铁,是如此地让人心头感到沉甸甸的分量。
手术开始了,从下午2点半一直到7点。手术室外,焦急的亲人、领导、同事、学生都在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大家多希望肿瘤是良性的啊。但手术的结果是残酷的——乳腺癌!所有的人都默默流泪了。当大家刚刚支走那几个已经哭出声来的孩子时,张老师就苏醒了。她迫切地追问自己手术的情况,强颜欢笑的黄校长却难掩心头的悲伤,只有安慰张老师好好养病。张老师什么都明白了,病房里一阵长久的沉默……
消息传开,张老师班上70多个孩子开始为张老师折祈愿星,折千纸鹤。一颗,两颗,整整一千个祈愿星,一千只千纸鹤送到了张老师的病床头。孩子的眼睛是湿润的,张老师的眼睛也是湿润的。
张老师对大家说:“既然苦难降临到我的身上,那就坦然接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没有经过化疗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化疗的痛苦。一次次的化疗,让张老师曾经满头的秀发开始脱落。轻轻一捋,一绺一绺的头发就掉落下来,四肢无力,没有一点食欲,恶心、呕吐,身体没有一点抵抗力……每一次化疗都如同到鬼门关打了一个转;每一次化疗后都应该加紧休息,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以迎接下次化疗的挑战。但每一次化疗结束,张老师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校园里。
领导心疼了:“你还要不要命啊!快回去休息,没有安排你的工作任务。”同事着急了:“为什么不在家里休息,还要来工作呢?你这不是傻吗?”孩子们着急了:“张老师,您怎么能来给我们上课了?”
张老师总是微笑着说:“别撵我走啊。这不是我要逞强,要表现自己,而是当我工作时,我就忘了治疗的痛苦。”
为了让张老师更好休息,对于她在工作上的主动请缨,领导不“理”她,同事不“理”她,她还是乐呵呵地跑前跑后,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就是要在学校里“混”着。
本来张老师可以在家休息一年。但治疗一结束,张老师有了充足的理由要工作了。老本行——数学教学肯定要安排;还要当“官”——教导处副主任,负责一个校区的教导处工作。领导佯怒:教一个班数学得了,争什么“官”?共产党员不能要“官”当!但这怎能争得过张老师,她如愿以偿了。工作最苦最累的教导处副主任,这是什么“官”呀?张老师争的是工作,争的是责任啊!
教导处副主任这个岗位,事务繁多,张老师常说:“今天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家里的电脑不知伴随着她度过了多少个深夜。有时,家里人都叫她别这么拼命,但她总是一笑付之。她认为要完成一件事并不难,但不能仅仅停留于完成,要力求高质量完成。“把事情交给她,我千万个放心。”校长黄靖说。
一次复查,张老师在拍胸片和做骨造影这两项上出现了疑似的症状,有可能是肺结核,有可能是骨转移,三个月后还要再次复查,医生说要连续复查五年没有问题才可以放心。
我们在张老师眼里看不到一丝的惊慌,她总爱说这样一句话:“我想一个人有事做才有盼头,人生短短几十年,该自己承受的就勇敢承受,人生不能消沉,更不能泄气,天塌下来,我也不会惊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