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PT-075、学生党建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师范学院  >> 学生党建之窗首页  >> 榜样力量  >> 先进事例展播 >> 正文
山东安丘:闲不住的“绿色使者”杨美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7

山东安丘:闲不住的“绿色使者”杨美玲

 

“这两年,大汶河两岸打造的真是美多了,你看今春天刚刚栽上的树苗,全都成活了,看着两岸的景观变得这么漂亮,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安丘大汶河湿地景观工程的施工现场,安丘市园林处主任杨美玲难掩心中的喜悦。

杨美玲,女,49岁,中共党员,安丘市住建局园林处主任。1987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19896月,从淄博区齐陵镇林业站调到人生地不熟的安丘市园林管理处工作。二十五年来,杨美玲从公园的一名普通清洁工干起,凭着一腔热血,扎根安丘,把事业和青春全部奉献给安丘的绿化事业,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为生态安丘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来,杨美玲和她的同事们为了安丘的绿化建设,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品绿化工程,安丘的绿化规模不断扩大,档次得到迅速提升。截至2013年底,安丘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41%,绿地率32.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38平方米,2013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2014年全面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为工作,眼里不容一粒沙

杨美玲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是出了名的,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既然干就要干好,绝不能糊弄。”杨美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经有一次,大汶河景观核心段在施工过程中,阶梯广场的毛石墙砌筑出现了底部清水不彻底、砂浆标号不符合要求等问题,杨美玲得知后,三次推倒重砌,亲水平台38根柱子因为振动不密实,出现蜂窝眼,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施工方全部拆掉返工。为了让城市的绿化更富观赏性和多样性,杨美玲和她的同事们还结合安丘实际,创造了绿篱“插杆吊绳、分隔沟修剪”、“化学控冠”等技术,控制绿篱和草坪生长速度,减少了修剪次数,降低了养护成本。

“我们所栽种的每一棵草,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是全市人民的血汗钱,一分一毛来之不易,园林处肩负着城区绿化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的重任,我们千万不能让纳税人多花一分冤枉钱。”杨美玲不止一次的跟自己周围的同事这样说。

有一年国庆节前夕,杨美玲跟财政局的同志去花卉市场采购花卉。人家每盒吊牵牛要价两块四,少一分也不卖。杨美玲和同事们软缠硬磨,谈了一个多小时硬是将价格压下两毛钱来,最后花卉老板苦笑着脸对我说:“哎呀,杨主任,我这些年跟公家打交道可多了,少见你这样的领导,太小气太抠门儿,我算彻底服你了。这生意我少挣了四五千,看你这个人这么正直,可我认了。”

为了确保苗木的成活,杨美玲总是费尽心机,给树干缠草绳、缠地膜、重剪、水车一日三喷水等等,许多人都开玩笑说,“栽植管理这些苗子,比养孩子还费心。”杨美玲深深知道,园林绿化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这绿化养护管理就像拉扯孩子一样,浇水、施肥、打药、防病虫灾害,一样都不能少,看似简单的养护管理工作,却半点都马虎不得。

为群众,奔波不辞辛劳

与其说杨美玲是园林管理处的主任,不如说她是园林管理处的“女生产队长”。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队长,一个拚命三郎式的生产队长,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生产队长。

“我们园林处的活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是民生实事,选择栽什么苗子的时候要多征求征求群众的意见,铺园路的时候要多考虑考虑市民出行方不方便,把市民群众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杨美玲每天都会忙里偷闲到公园里走走,到绿化带里看看,检查一下哪里的苗子又缺了,哪里的小树折断了,哪里的健身设施不好用了,力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修好。

这些年来,杨美玲始终和最基层的园林工人一起,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来都是一副“素面朝天,不事雕琢”的外表。每到夏天,因为长时间待在工地和绿化施工现场,杨美玲的脸上常常被太阳晒得黝黑,身上也沾的到处是泥土。多少年来,杨美玲踏踏实实做事,用真情干实事,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纯洁朴素的生活。

尽管工作整日奔波,劳心劳力,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但时刻不忘对同事们的关心,她经常说:“我们的工作的确很苦很累,没白没黑,但我们不能没有人情味了,再忙我们也要常回家看看,请这样的假我准。”对同事们个人生活及家庭出现的困难,她都尽力去帮,哪个同事或者家人生病了,都安排人前去探望,同事职工们对她工作上的严要求,可能有怨言,但看到她一心为公,关心照顾职工的善良举动,又怎能不为之感动。

“杨主任在工作上对我们非常严格,但在生活中,她关心同事胜过关心家人,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这是园林处干部职工对杨美玲的一致评价。每逢节假日,杨美玲都会主动到困难职工家中看望,关心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状况。与此同时,在繁忙的工作中之余,杨美玲还经常抽出时间深入基层,到联系村开展工作。“我们既然来了,就要真心实意的为村集体、为群众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是她在第一次来新安街道孙十里村时说的一句话,为了改善村里的环境面貌,园林处前后投资近16万元帮助该村进行了绿化,筹集资金12万元帮助该村整修了办公场所。在搞好孙十里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杨美玲更不忘关心村里困难群众的生活,主动联系并对点帮扶了5户困难群众,经常到群众家中嘘寒问暖,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为事业,亏欠憾待家人

“从淄博调到安丘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因为工作实在繁忙,回老家看望父母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谈及家人,杨美玲总是感觉对家人亏欠太多。这些年来,为了忙工作的事情,杨美玲一早离家,几乎每天都要晚上十点多才回家门,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吃顿饭的机会少之又少。

前些年,杨美玲的女儿年龄还小,每每回家看到女儿手握饼干斜躺在沙发上,怀抱着母亲的相片,眼角挂着泪水睡着的时候,她都禁不住泪流满面,感觉自己不配当孩子的妈妈。2013年秋天,本答应回家给母亲过生日的杨美玲,正赶着汶河工程进入验收阶段,只好打电话请母亲谅解。大姐抢过电话指责说:“美玲,你整天撇家舍业,啥好处没捞着,就知道干干干。连妈过生日你都不回来,我真搞不懂你图了什么!”这时,母亲接过电话安慰杨美玲说:“这次你们妹妹6个来了5个,你心到当妈的就知足了。你把工作给人家干好,就算孝顺妈了”。听了妈的话,杨美玲放声大哭。

不是不爱家人,只是对那片土地的爱更要深沉一些。在她眼里,那一棵棵小苗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没有豪言壮语,惟求朴实无华;不期轰轰烈烈,惟求默默躬耕。这就是杨美玲,她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付出了自己的真心、真情、真意、真爱,以自己坚强的党性原则和完美的人格操守,为安丘的绿化事业栽种着希望。

 

版权所有:乐山师范学院

最佳访问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