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PT-075、学生党建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师范学院  >> 学生党建之窗首页  >> 榜样力量  >> 先进事例展播 >> 正文
湖南桃源:大山深处的“最美书记”唐述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25

湖南桃源:大山深处的“最美书记”唐述林

 

8年来,他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负重奋进、攻坚克难,把过去的债务大镇、产业空镇、维稳难镇建设成了如今的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和谐美镇。他也因此获得了“全国最美基层干部”、“感动桃源十大人物”等称号。319日、510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联播》栏目先后播报了他的优秀事迹。

“一纸调令近十春,无愧组织不负民;银杏有灵应知我,夙夜难眠为观音。”这是他前不久写的一首诗,既是他多年乡镇工作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自己的真实感受。他就是湖南省桃源县观音寺镇党委书记——唐述林。

桃源县观音寺镇,地处武陵山余脉万羊山下。边远山镇、债务重镇、移民杂镇、产业弱镇、维稳难镇曾是其真实写照。唐述林同志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举措,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策群力,运用精神感召和道德的力量凝聚群众共识,使观音寺镇由乱到治、由衰变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富民产业风生水起,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各项工作名列全县前茅。

从观音寺镇山乡巨变的足迹中,从干部的话语里,从百姓的笑脸上,无一不透露出这位“带头人”的远见卓识和公仆情怀。

凝心聚力 阻力变助力

20061123日,是唐述林难忘的日子。这天,他走马上任观音寺镇党委书记。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但从大桥三岔路口到镇政府,乱摆的摊子、乱建的棚子,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一段不足500米的路,他坐的中巴车走了1小时。

走进镇政府,院子里杂草丛生、垃圾遍地,7间平房破旧不堪,机关食堂蛛网遍布、冷火秋烟。至于干部,大多唱起了“空城计”。

由于偏远贫穷,加之镇办企业遗留下的1.27亿元欠账,当地农民和银行成了观音寺镇政府的债主。每到逢年过节,大批农民便聚集在镇政府讨要欠款,不少干部被闹得无法安心工作。20007月,由于干群矛盾激化,近百名群众一怒之下,摘下镇政府招牌上访。

面对这样一个“乱摊子”,唐述林失眠了。群众怨气冲天,干部心灰意冷,到了年关,财政帐上却已揭不开锅,讨帐的、要钱的、上访的、告状的,乱成了一锅粥。无论如何先把年关度过去再说,于是,他硬着头皮从朋友处借来50万元,补发了工资,建了个食堂,让政府院落有了一点生气。

解决燃眉之急后,唐述林开始着手为观音寺“开药方”,经过反复调研,唐述林和观音寺镇党委班子成员达成一个共识:观音寺最大的难题是民心涣散,群众对政府失出了基本的信任。“治乱要治心,解难的第一步,必须重拾宣传思想工作的法宝,凝聚民心、增添信心、共谋发展。”唐述林开出了他的“第一个药方”。

2007年,唐述林找县里要了个第一副书记来协助自己专门开展宣传思想和道德建设工作,在全镇配备了42名道德评议员,引导农民自主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致富产业协会,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开展文明新风“五进农家”活动,镇政府编写了1万本《新农村农民道德行为规范通俗读本》下发到每户农民手中。请来农技专家讲课,现在全镇90%的农户有了一门致富技能,853名农民获得专业技术证书。在全镇组建各类型文艺团体18个,每年除开展“一节一会两巡演”外,还有300多场演出,实现了“开展宣讲、互相影响、自我管理”的目标。

为在全镇树立道德建设的榜样,唐述林启动了“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经过干部、群众投票选出了5个生态文明村,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当优秀的气氛。紧接着,唐述林又启动了10个“十佳”评选活动,全部由村民投票评定。对获选的“十佳”,镇里开大会、挂红花、授证书、给奖励,隆重表彰,让榜样在当地家喻户晓。这样的评选活动,在观音寺镇每年要开展两次。在每次评选的过程中,很多群众纷纷打电话给唐述林,要求评为镇上的“十佳”,在群众中引领出了一股争当道德模范的文明风尚。

有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干起工作来就顺风顺水。燕家坪村是个偏远山村,交通不便,靠天吃饭。唐述林决定在村里修建一座滚水坝,解决水稻灌溉问题。此事定下后,村民们很高兴,主动投工,晚上点着火把干。遇到下雨,村民还纷纷拿来自家的塑料膜,盖在还未凝固的水泥堤坝上。村里搞建设,大伙最关心的是资金使用情况。唐述林选出最受村民信任的人,组成理事会来管理资金。这个滚水坝原计划投资80多万元,结果只用了50万元。

鞠躬尽瘁 青丝成白发

来观音寺时满头乌发的唐述林,而今刚进不惑之年,青丝已成白发。“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唐述林常挂在嘴边的箴言。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才会沉淀多少真情,唐述林深知这个道理。在镇政府一本考勤簿上,记载着唐述林同志的工作日记: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农家,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镇上处理日常事务,三分之一的时间外出“化缘”筹资。妻子体弱多病,而唐述林忙于工作,难得照顾她。偶尔回去一趟,妻子望着疲惫不堪的丈夫,半心疼、半埋怨地说他是个“苦行僧”,劝他早点调回县城。

机会不是没有,有几次组织上想调唐述林上来,他都婉言谢绝。今年,市委组织部领导又找他谈话,准备给他调动,他也推辞了。有人说他是“另类”,还有人说他“脑壳进了水”。其实不然,用他的话说“当了近8年镇党委书记,不想提拔是假的。但观音寺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我都难以割舍。就像燕子衔泥一样,一点一滴衔来的,充满了自己的心血。现在一些工作刚开了个头,也停不下来。”

对观音寺,唐述林确实倾尽了心血。为解决资金问题,他把很多时间用在“化缘”上。8个年头,唐书记凭他的人格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为镇里发展争取到了1.2亿元国家项目以外的资金,但他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从不在镇财政所报一张个人的发票。观音寺镇离县城所在的家有100多里路,他基本上是搭乘公共汽车。因为工作关系,下村在群众家吃饭,一般只炒两到三个菜,有时候就着一个咸菜也将就吃一顿。在项目建设上,他总是想着用有限的资金,为当地群众办最多、最好的事。可以说,唐述林在全县乡镇党委书记中是最节俭和“最抠门”的,但他的敬业和实干,得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

兴办实事 蚕蛹化美蝶

登上万羊山顶,俯瞰观音寺镇,一幅乡村美景尽收眼底。这道风景,是唐述林用8年心血换来的。

8年间,观音寺镇完成通村通组公路硬化18条、总长76公里,新建村组公路228公里、扩改342公里。新修大小桥梁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座、硬化渠道2.28万米。新建功能完备的卫生院及18个设施完善、各具特色的村部。义务投工、开山炸石,靠自筹资金新建的440公里长的毛坯山区公路已全面贯通,结束了大山深处百姓运送物资肩扛背驮的历史。集镇扩容提质、农村电网改造、安全饮水工程等77个民生项目逐步实施,惠及广大百姓。

以“生态立镇”为总揽,观音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会人溪村建成了全市目前唯一的冷水鱼养殖基地。通过该村带动,全镇大小水库、骨干堰塘发展养鱼近万亩,亩均创收5000元以上;利用独特的气候、土壤地理优势,建起了面积在300亩以上的茶园6个,总面积近2000亩,年收入2000多万元;特色养殖果子狸、豪猪等,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美味。

在特色产业带动下,观音寺百姓的口袋逐渐鼓了起来。去年,全镇人均纯收入4500元,今年将突破5000元。

路通了,渠畅了,百姓脱贫了,按理说唐述林该喘一口气了,但他又开始谋划新的产业。在他看来,观音寺就是一座原生态公园。为了留住这片净土,早从2008年起,他就要求镇财政每年挤出30万元,用于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并对油茶低改、集中连片茶叶开发等给予补助。眼下,他又马不停蹄寻找合作伙伴,想扩建一个1.8万亩的观光生态茶园,利用1000多亩原始次生林,打造生态农庄,根据观音寺历史渊源,挖掘其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业。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观音寺干部与群众的心贴近了,美好的蓝图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乡亲们眼里,唐述林就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躬耕牛”,用他的心、他的情为观音寺百姓耕耘着一个和谐、富足的“世外桃源”。

 

版权所有:乐山师范学院

最佳访问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