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PT-075、学生党建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师范学院  >> 学生党建之窗首页  >> 榜样力量  >> 先进事例展播 >> 正文
云南漾濞:赡养10个老人的好儿子韦士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25

云南漾濞:赡养10个老人的好儿子韦士昌

 

鸡街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作为基层党员的我一直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围绕目标,深入基层寻找优秀党员作为“镜子”。发现我身边实实在在存在着明镜,他们虽然普普通通,但是却折射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云南省漾濞县鸡街乡有着这样的一名农村党员,名叫韦士昌, 1952年生,属龙,今年62岁。任鸡街乡新寨村敬老院院长8年多。在这个漾濞县唯一的乡级敬老院里面。共有10位老人,他们有的憨、有的痴、有的聋、有的哑、有的瘫,曾有人人这样描述他们“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和10个憨聋痴哑人得故事”。

无怨无悔地赡养憨聋痴哑瘫的老人

韦士昌从进敬老院的那天起,就是他一个人负责院里的大事小事,他是院长、炊事员、保洁员以及护工。在这里,每天做饭刷碗的是他,每天洗衣扫地的是他,买菜做饭的是他,老人们病了买药请医的也是他,“一大家子”人全凭他一双手照料。

除了清理院内卫生以外,为老人们换洗、打扫屎尿是韦士昌每天的工作。阳光的早晨他还会抱瘫痪的老人到院里坐坐,让老人晒晒太阳。如果你进到在院子里,都会看到老人们咿咿呀呀地唠嗑的情景。

韦士昌每个星期都至少到乡上一次,买菜和其他需要的生活用品。有时候需要为老人买药,甚至需要带老人乡卫生院看病,这是一件让韦院长很犯难的事情,村民们上医院要么走路要么骑摩托,可是老人生病没办法自己走路,还不敢骑摩托,只得背着老人行走7公里。

在敬老院里,你会看到那些老人都穿着干净的衣裤,戴着干净的帽子。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生活得快快乐乐。

以敬老院为家、对老人不离不弃

苏尚智老人是邻乡龙潭乡密古村的人,于2012年腊月二十八这天来到敬老院。近几年,乡里积极向上反映,建议鸡街以及邻乡龙潭、瓦厂三乡共建一院,供养五保老人,已得到县民政局的同意,苏尚智老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敬老院的。老人今年八十四岁了,是现在敬老院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如果你问老人院长对大家怎么样的时候他会很肯定的告诉你:“韦院长给我们洗衣服,为瘫痪的老人洗澡,做饭给我们吃,我在老家的时候,做饭、洗衣服,都是我自己,你说他好不好?”。

活着的老人,韦士昌好好照顾他们,细心料理他们的生活起居。而有老人去世时,韦士昌就请村干部和附近的村民帮忙,好好将老人安埋。从韦士昌来到敬老院后,共有四位五保老人去世,每一位老人去世,韦士昌都按照地方的丧葬习俗,将他们好好安葬。热心的村民说:“韦士昌、村干部和我们就是他们的孝子。”

韦士昌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儿子已经分了家,三个女儿都已出嫁。家里的老人都已过世,村民经常会说“对他自己父母也没有这么服侍过”。韦士昌自从到了敬老院,就再也顾不上家里的活了,如果有什么事需要离开敬老院一天两天的,就让他媳妇来替他打理一切。有老人得了病,一个人照顾不了,他也要让家人过来一起照料。

这个敬老院,它是一个特殊的家,充满党的温暖的家,而韦士昌,他把这里的每一位老人,以及那些半疯不癫的老人都当作自己的家人,用自己全部的心力,悉心照顾着他们。

尽职尽责、不计报酬

韦士昌每个月的工资,以前是400块,现在是500块。在许多人看来500元钱都不能说是“工资”了,但是韦院长却一直服侍着10位年迈且多憨聋痴哑瘫的老人,与那些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为自己和小团体谋取私利的人相比,韦士昌这面镜子值得他们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照自己,深入查找自己各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做一名像韦韦士昌一样的好党员。

韦士昌很少说自己的辛苦,更多说到的都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敬老院的关心支持,对五保老人们的关心。乡民政所工作人员也非常认真,对他和老人们都非常关心,经常过问。“各级领导和大家这样关心我们,关心敬老院里的老人,我在这里,得把工作做好。”。

韦士昌这样的党员足以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不仅可以照出错误、缺点和差距,甚至照亮了周围党员、群众。韦士昌在敬老院,除了服侍好老人,和周围的村民也处得非常好。平日里,村民家里有什么事,韦士昌都会很热情地去帮忙,于是,当他的这个“家”里有什么事的时候,大家也都来帮忙他。比如,院里有老人病了,去世了,邻居们都来帮忙。敬老院每年都会杀年猪,韦士昌都请邻居们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其乐融融。韦士昌作为一名党员,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将党章在群众中作了很好的诠释。

韦士昌的话语中不会有“尊老”“敬老”,没有 “群众路线”,也没有 “无私奉献”这样的词。但是,他已经把这些字眼解释得十分准确,他平凡的付出和努力是那样的不平凡。20087月,韦士昌被鸡街乡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912月,韦士昌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尊老敬老模范”。

党员光辉形象树立在群众心中

韦士昌一直有一个愿望:他希望能够有一辆可以带老人的摩托车,他说这样,院里有老人病了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骑车带他们上乡卫生院看病。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别说是五百“工资”,就算每个月给我两千三千,我做不到他这样的程度。

党员队伍中还有许许多多像韦士昌一样的党员,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在思想和行动中,在基层播撒着党的光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而韦士昌是最平凡,却最值得我们学习参照的一面“镜子”。虽然已经62岁,但依然坚持用无私和责任在敬老院内书写着“共产党员”这四个美丽的大字。

 

版权所有:乐山师范学院

最佳访问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