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PT-075、学生党建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师范学院  >> 学生党建之窗首页  >> 榜样力量  >> 人物访谈 >> 正文
“最美理发师”诠释品德之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25

温常革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扣和林村普通农民,是一位残疾人。37年前,温常革从哥哥手中接过理发的推子,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为本村的大人、孩子义务理发,一理就是37年,累计义务理发2万多人次。在当地,残疾人温常革的故事被乡亲们广为传颂。

37年光阴,身有残疾的温常革手持一把理发剪,用自己的双手无偿为村民理发,为大家送去了春风般的温暖。对于无私奉献,温常革看的很淡,“给亲人们剪剪头是举手之劳”,一句朴实的话语,令人为之感动。温常革的事迹,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却诠释出了最美的品德内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自己的哥哥无法为村民理发,年仅20岁的他主动请缨,接过了这项简单却又枯燥的工作,一干就是近四十年。温常革不仅用自身言行书写了传奇,而且将道德之善凝于一身,成为了令人尊敬的道德典范。从温常革的身上,公众能够感受到真善美,体会到道德情操的高尚和崇高,并由此获得信心和动力,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正能量。

其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泛传播之时,道德建设就需要更多像温常革一样的普通人积极参与。现实中,我们都在畅谈如何做好道德建设工作,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以身作则,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散发出更多的光和热。假如,每个人都只是空谈道德建设,而不付诸于实践行动,道德大厦必然无法挺拔屹立。

应该说,在我们的周围,就是需要道德之善的力量,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引导我们攀上道德高地。在温常革身上,我们没有看到华丽的语言,也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只有脚踏实地、朴实善良的平凡行动,而这种行动早已成为生动的道德范本。社会正在进步和发展,而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在蒸蒸日上,温常革的一举一动,无疑为道德建设增添了最美的注脚。

平凡中蕴含伟大,朴实中方显本色。作为一名农民兄弟,温常革用感恩的心,谱写了一曲曲道德之善的赞歌。真诚的乡情,无私的奉献,“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朴实的话语中蕴含了令人震撼的正能量。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奉献并不是什么壮举,而是只需要用心耕耘,默默无闻做好最应该做的事情。

当前,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温常革”,引领社会昂扬向上,汇聚道德建设的正能量。通过典型的事迹,我们感受到了模范典型的人格魅力,而这正是社会转型期最为稀缺和珍贵的精神资源。恪守良知、坚持梦想,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像温常革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扎根、开花、结果,整个社会必将充满崇德向善的力量。

版权所有:乐山师范学院

最佳访问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