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PT-075、学生党建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师范学院  >> 学生党建之窗首页  >> 榜样力量  >> 人物访谈 >> 正文
杨澜访谈录:濮存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4-2

 

“甲子新生”

——濮存昕

 

甲子新生

濮存昕,著名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小濮”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从早期的自卑到如今舞台上人戏合一的戏骨,濮存昕在人艺简陋而古朴的舞台上,在质疑,摩擦,排斥,和不断的自我找寻中,三十载踱步而过。六十年一甲子,濮存昕展望着岁月轮回开启的新生。

“我曾经不被看好”

濮存昕成长的过程和如今戏台上的意气风发大相径庭。起先就职空政文工团,濮存昕在蓝天野老师的帮助下调入人艺,得以在他朝思暮想的舞台上演出。然而接踵而至的是更多的压力和挫折:前辈的冷漠,同辈的低看,自我的怀疑。宋丹丹曾经直言不讳地跟濮存昕说“小濮我们是真不看好你”;国外的戏剧专家看完演出,对谁都有评价,唯独不评价濮存昕。正是在这重重的压力面前,濮存昕凭借着对戏剧的执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悟出了他自己的章法。

“演戏就是回故乡”

通过电影《弘一法师》,话剧《李白》《哈姆雷特》《茶馆》等一系列角色,濮存昕的演技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认可。然而在掌声和喝彩声之下,他不曾停止对“真”的求索。濮存昕说,他就像他所演绎过的李白,不论仰天大笑于朝堂或是颠沛流离于牢狱,那份天真却从未丧失。他说:“台上台下一家人,演戏就是回故乡。回到舞台上,就像是李白回到了山水间一样,放歌纵酒,如鱼得水,他愿意这样‘伺候’观众。”

人艺的长子

同时,为了重拾人艺的金子招牌,承前启后,被誉为“人艺长子“的濮存昕不得已担任了人艺副院长一职。然而他内心却是充满抵触,院长”的身份为什么让他如临深渊,他说:“我一进门,原本热热闹闹讲话的人立刻闭嘴不说了,那种感觉让我很痛苦。”如今,戏里戏外,花甲之年的濮存昕,携“乘长风而来,载明月以归”的情操,在这纷繁中悉心保存着他的“真”。

 

 

版权所有:乐山师范学院

最佳访问分辨率: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