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难忘入党那一刻
解放军报 2003年06月30日
长征路上忠心跟党志不移 张铚秀
我的故乡江西省永新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像我这样的人之所以投身革命参加共产党,想法其实很简单:农民过着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盼望着有一天能过上好日子,而井冈山上有一支“朱毛”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加入共产党,不仅自己能翻身求解放,而且可以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对我入党有着直接影响的人是我的哥哥张成秀。他是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矢志革命,担任过永新县委部长等职务,后来由于叛徒告密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他对党的忠诚,为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都深深地影响着我。1928年我参加了村里的暴动队,不久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 年又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参加暴动队那天起,跟随共产党闹革命,就成了我人生唯一的追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亿万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不屈不挠斗争终于改天换地,终于站立起来后真实情感的表达。而在这一不屈不挠斗争的道路上,又有多少艰难险阻啊。在长征路上,我们就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一心跟党走。过雪山草地时,风狂雪暴,沼泽泥泞,行军极为困难,还未走过一半路程,带的粮食就都吃光了,很多战友因严寒饥饿牺牲在雪山上草地里。
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哪里有最激烈的战斗,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在那里打头阵。1941年“皖南事变”,在敌人的重围中,我们的共产党员个个冲锋在前,没有一个退缩的,很多战友都长眠在深山之中。当我和幸存的200多名新一团干部战士终于回到安徽无为地区抗日根据地,终于回到党的怀抱中时,那种心情真是难以言表。
回首往事,深感是党给了我们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树立了献身于伟大革命事业的坚强决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持坚强的党性,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莱芜战役入党就能进步:黄志孝(徐福存整理)
1947年5月7日是我入党的日子。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却一直留在记忆里,像昨天刚发生似的。
参加莱芜战役前几天,我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实,也算是一份决心书,因为我知道即将面临的是一场硬仗、恶仗。那时,我已经参军快1年了,大仗小仗也打了好几场。我亲眼看到,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处处做模范的都是共产党员。我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入党就能进步,就能像党员们那样成为真正的英雄!
莱芜战役打响了。我所在的九纵26师77团2营4连是有名的神枪手连,连长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魏来国。我们连奉命在一个叫天台山的要隘阻击增援莱芜的国民党新一军和新六军。战斗打了7天7夜,我们一个连,硬是截住了敌人两个军。我们为莱芜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付出了令人极其痛心的代价,全连120人最后只剩下37个。
在莱芜战役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我被批准入党了。面对党旗宣誓的那一刻,我默默地在心里“敲打”自己:共产党员不做模范,不冲锋在前,不奋勇杀敌,就是给共产党员的称号抹黑。其他党员同志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伤疤,我作为共产党员,身上也得有“记号”。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又投入孟良崮战役等更为残酷的战斗之中。
在胶东的一次战斗中,我负了重伤,一颗子弹从后背打了进去,打碎了一根肋骨,肠子也穿了孔。当时医疗条件跟不上,不能动手术,只能靠个人体质自然恢复。我在门板上躺了整整3个月,凭着顽强的意志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我因二等伤残被党组织送到荣军学校学习。入伍前我连小学都没念完,有了学习的机会,我啥都不顾了,就是拼命地学呀。我老在心里跟自己说,你是党员,打仗不要命,学习同样也得不要命,建设新中国需要知识呀!就这样,我带着一个二等功的优异毕业成绩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直到1983年离休。
抗美援朝在防空洞里入党:聂贵才(孙海东、聂中涛整理)
我们伟大的党已走过了82年的光辉历程,我光荣地加入共产党也有51年了。每每回忆起50多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入党时的情景,我都心如潮涌,思绪万千。
1951年6月,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在19兵团军政干校机要训练队的学习,成为一名见习译电员。当时我所在的19兵团64军191师已于这年2月入朝参战,我顾不上休整,立即打起背包跨过鸭绿江。
一天,我正在防空洞里紧张地译着电文。突然,刺耳的防空警报骤然响起,紧接着就听到附近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只见旁边的一个山洞口浓烟滚滚,待浓烟散尽,我们都惊呆了———192师译电员赵树新同志不幸牺牲,但他的手却紧紧地攥着尚未译完的电文和密码本。
赵树新同志是一位老党员了,他工作中雷厉风行,作风严谨,生活上宽厚待人。当天晚上,我辗转反侧,赵树新同志牺牲时的那一幕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眼前不停出现,他牺牲前常说的一句话也不时在我耳边响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第二天一大早,我将连夜写好的入党申请书交到了机要科党小组长的手中,并对他说:“我要加入党组织,今后要像192师机要科赵树新同志那样,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献出我的一切乃至生命!”
一天,师首长派我随同师侦察支队赴翁津半岛海州地区执行侦察任务。我在敌占区译电发报中克服重重困难,机智勇敢,及时准确地将敌人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情况上报给军首长,圆满地完成了这次侦察的密码通讯任务,安全地回到了师部驻地———新寺洞,受到了首长的表扬和嘉奖。
1952年2月的一天下午,我被叫进了防空洞,党支部书记庄重地对我说:“聂贵才同志,根据你的政治思想和工作表现,经组织考察审核,现批准你加入中国共产党。希望你继续努力,不懈奋斗,为最后打败美帝国主义奋战到底!”
改革开放科学的春天沐浴我成长:刘德刚(聂中涛整理)
1987年11月16日,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梦想。
早在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科学的春天”来临。当我得知分配到装甲兵技术研究所时,别提有多开心了。这个研究所是面向全军开展装甲装备研究的机构,到这里工作,将会使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得到更多锻炼机会,是长才干、干事业的好地方。
做为一名国防科技干部,能分到对口的岗位,我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干起工作好像有股子使不完的劲。我决心,在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终生、奉献终生,在装甲装备研究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出我的贡献。我就是在这一时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仰,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几年里,我曾参与起草装甲兵技术研究所“八五”、“九五”和“十五”科研发展规划,参与起草装甲兵“七五”、“十五”科研计划,协调管理了技术保障科研等综合性大型项目,做出了一点成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一切离组织的要求还很远,我加入党组织的愿望也迟迟没有能够实现。因为在这里,有人比我成果更多,成绩更大。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我锲而不舍,先后4次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支部书记通知我已经批准我加入党组织的喜讯后,激动的泪水悄然滑落,这里有我毕业8年来对党执著的追求和太深的情感……
这些年来,我深深地感到,作为军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完全是党培育的结果。在科技强军的今天,我们科技工作者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党员冲锋在前:刘爱琴
在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虽然只有短短的30多天时间,却好像浓缩了我的大半生,一下子让我悟透了两件事:什么是我们的军队,什么是我们的党。
我1997年从南开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后考取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参了军,博士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工作。去小汤山医院之前,我还不是党员,虽然已经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对党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平时也好像感觉不到党员与普通群众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小汤山医院上班的第一天,301医院刘主任的几句话却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党员的先锋作用:“你们都是党员吧?咱们检验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一样,是SARS病毒最容易传播扩散的危险地带,尤其是离心机附近的操作危险性更大,全国已经有好几起检验科医生感染的病例,这个工作咱们党员要带头去做。”
我不好意思地告诉她,我还不是党员。她爽朗地一笑,鼓励我说:“没关系,争取在一线入党嘛!”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临行前我院科室刘主任和我的谈话: “这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实验室是SARS病毒气溶胶浓度最高的地带,确实有危险,但是,当医生就意味着奉献,被人民需要就是幸福。科里已经派出了 10名同志到第一线,除你以外都是党员。这次,动真格的时候到了,希望你珍惜这一人生难得的经历,争取在一线入党。”
两所军队医院的科室领导、两位老党员,一个是送别,一个是初次见面交待任务,在国家面临困难、人民安危受到威胁的非常时刻,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我抱有同样一个期望———在一线入党,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在与SARS病毒战斗的日日夜夜里,我看到,积极要求参战,行动最坚决、最奋不顾身的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确实是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我们的军队,大多数干部都是共产党员,’98抗洪他们冲在最前面抗击洪魔,小汤山抗非典他们又冲在最前面抗击病魔。当我最终在火线入党时,面对鲜艳的党旗,我为我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感到无比骄傲!-->(解放军报 2003年06月30日 第9版)